海力素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说起海力素,在巴彦淖尔市气象局里总能引发讨论的热潮。一个位于乌拉特后旗草原上的气象站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这些气象人们牵肠挂肚,对于刚刚成为气象人的我来说,并不能充分的理解。对海力素的第一印象是气象局内一副风景照片:广袤的草原上,刚刚升起的朝阳,清晨昏黄的光线更衬托出那里的清冷与孤寂。对于习惯了城市喧嚣的我,这样的风景无疑是震撼的。但即使是震撼,也只是在照片前驻足了片刻便投入到工作中去了,海力素的名字不过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并未与我的生活有过多的交集。直到前段时间接到陪同记者到国家级艰苦气象站海力素采访的通知时,这个神秘又有些遥远的地方才渐渐进入我的视野。汽车从市区驶出,一路上的颠簸有些令人头昏脑胀,司机王师傅却感慨着如今去海力素与先前相比的便捷,望着如刀切斧剁一般的山峰,处处急弯的狭窄山路,我不敢想象从前的路究竟有多难走。经过了近三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海力素气象站。海力素气象站始建于1957年,地处偏远的乌拉特草原,因为气候恶化及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戈壁、枯草、大风,一副塞外苦寒之地的景象,是巴彦淖尔市气象站中环境最差、条件最苦的一个,属国家一类艰苦台站。几年前,市里实行“退牧还草”政策,草原上的大部分牧民都转移到了山前的城镇。海力素所在的巴音温都尔苏木,如今只剩下了气象站4名职工、边防站战士和几户牧民。